忧容童子

象王大舜 (大荒奇幻史小札一则)

“舜葬苍梧下,群象常为之耕。”——《帝王世纪》

 

大荒的史乘已然失落,诗歌也将凋零。要想了解那被遮蔽的秘密,只能乞灵于旧时代最后残存的法器——汉字。

 

【1】

象在中国并不是一种多见的动物。商朝曾有过象兵。此后象便逐渐消失,到了韩非子的时代,人们已很少见到活的大象。所以他解释说:人们只能从象骨去摹想活象的形貌,这就是“想象”的由来,故“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”(《韩非.解老》)

 

 

但是我们阅读古代神话,却发现有一个著名人物和“象”存在隐秘的关联。他就是舜,因为他的弟弟就叫“象”。他们的父亲叫瞽叟(又做“瞽瞍”),《周礼.叙官》郑玄注说:“无目眹谓之瞽…有目无眸子谓之瞍”,也就是讲,这是个没长眼睛、有眼无珠的盲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这盲人不爱舜,而爱他后妈所生的象。这就是“盲人摸象”的由来……啊,对不起,这次的打开方式不太对……

关于舜的孝行传奇这里不再多说,总之盲人和象多次试图谋害舜而不成,舜依旧对盲人和象敬爱如故。终于,他得到尧的赏识,被招为东床快婿,最后尧还以天下相让。然而,这种“孝行”“禅让”主题的故事太像儒家的自我诠释,唯有文字学的深究才能揭开事实的另一层面向。

 

历史记载舜居于沩水,他的后代姓妫。二字都从“爲”旁。这个字表示的是一个小爪子“爫”牵住下面那层层叠叠的有点儿像“馬”一样的动物。在甲骨文中我们看的明白,那个层层叠叠的巨物,就是一头大象。牵象而劳动,就是“爲”的本意。所以罗振玉就在《殷虚书契考释》中推测:“意古者役象以助劳,其事尚在服牛乘马以前?”

         

 

那么舜的一系列历险,可能就不是和盲父所做的斗争了,而指的是驯服“象”的种种艰难险恶。所以《帝王世纪》才说:“舜葬苍梧下,群象常为之耕。”汉代著名吐槽书《论衡》也承认“传书言舜葬苍梧下,象为之耕。”当然王充在后文惯例吐槽了此说法,认为所谓用象耕地顶多是先让象先踩平土地。(《论衡.书虚》)但这一传说于史有据,确是无可辩驳的,否则又何来王充的吐槽。

 

传说舜后来把“象”封在有庳,又做有鼻。《水经注》引王隐说“有鼻墟,象所封也,山下有象庙”。鼻和象自然关联。如果把这些记载理解为舜驯服了弟弟,把他封在有鼻国,不如理解为他驯服了象,象的饲养处就是文献中记载的“鼻国”“鼻亭”等地。

 

【2】

驯养象的舜王后裔,就是妫姓氏族,也即后来春秋时期陈国的祖先。陈,就是阵。两者古音都是dien,实为一字。大象就是古代战争中的巨型装甲坦克,需要高级技术人员的操纵和周围步兵列阵配合,以求一举撕开敌人的阵线。上古的陈人,应该就是这样一支善于布象阵的特种部队。陈人居于河南,所以此地便是“豫州”。《说文》“豫,从象,予声。”徐中舒在《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》等文中考证,“豫”就是“象之邑”。换句话说,我大河南就是古代的“大象之国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在出土的商代文物之中,象牙、象骨并不稀见,说明当时的河南仍然适合大象的生存。同样三星堆大批象牙的发现,也证明“巴蛇吞象”的传说不虚,四川在上古时代肯定也有非常多的大象。所以,在商末战争的记载中,屡次出现象兵的踪迹也就不为怪了。《吕览.古乐》记载“商人服象,为虐于东夷,周公遂以师逐之,至于江南。”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进一步说:“周公相武王,诛纣伐奄,三年讨其君,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。灭国者五十,驱虎、豹、犀、象而远之。天下大悦。”

 

飞廉恶来父子是秦赵的祖先、伯益的后代,这一家族世代以善于驾驭鸟兽出名。大概商末之时,飞廉从妫姓氏族那里学到了驯象的技能,甚至还能驾驭虎豹和犀牛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把这些都指为商人失德的暴行之一,周公则代表靖难者,破杀飞廉,一并把虎豹犀象等猛兽驱赶到江南去了。而对于驯象技能满点的妫姓氏族,周王则采取怀柔政策,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妫满,是为陈国开国君主胡公。在后来的春秋史中,陈国也是大国。陈亡后,族人改姓田,投奔齐国而终于在数代之后篡夺了政权。他们依旧精于以野兽布阵,田单那著名的“火牛阵”虽说是出自神来之智,想来却也是靠祖宗庇佑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【3】

同样是以火烧野兽御敌,楚王的“燧象阵”就未能挽狂澜于既倒。前文说过,犀象被赶往江南,所以从《国语》《左传》所见,西周到春秋,楚地依然多有大象。但象兵的使用,仅有《左传.定公四年》一例:“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,庚辰,吴入郢。”此时,伍子胥复仇的怒涛已经一发不可收,吴兵大起,楚军一败再败,到了守卫郢都的最后关头。楚君企图点燃象尾,让象群冲散吴军,可惜缺乏平时的训练准备,这一招只成了终局之前象征性的抵抗。旋即,吴军入郢。

 

在那之后,中国关于象的记载越来越少。再次见到象兵的出现,都是在靠近东南亚的地区了。可能是气温的影响,或是人类的捕杀,象的生存空间愈来愈狭小,退入东南亚的原始丛林。舜帝作为驯象的始作俑者,难免要担起一点原罪。

 

当然,在导弹专家丁振宗教授脑洞大开的解读之中,“舜”字画的其实是一个头戴头盔,全身天衣无缝的宇航员,更可能是外星来客,所以这一点点原罪,估计也不算个事儿了。(见《破解《山海经》--古中国的X档案》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评论(2)

热度(9)